瑞银一周基本面回顾:日本当局警告是阻止日元走软的唯一方法?

嘉盛市场分析1年前行情分析

日本央行(BoJ)决定在17年后首次提高利率,但由于担心这将是一次“一次性”降息,日元自那以来一直走弱。因此,在日本央行会议后,不仅看多日元的人不见踪影,一些交易员将他们对美元兑日元未来3个月的预测修正为155,对未来6个月的预测修正为150,对未来12个月的预测修正为145。

上周日本央行的会议和市场对会议的反应让日元多头完全失望,他们认为做多日元将是今年的最佳交易。最后,当局不得不在本周一介入,并对投机行为发出警告。今天上午日元走强,日经指数下跌近1%。外汇方面的警告可能会限制卖方的胃口,但不太可能让日元多头回归。

在上周的会议上,美联储(Fed)的政策制定者听起来并不太担心最近的通胀波动。后者导致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美元在会议结束后立即走弱,但美元指数反弹,上周收于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使美联储鸽派怀疑美联储最快在6月份降息的能力。

本周,美国将公布第四季度最新的GDP数据,美国经济预计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增长超过3%。这比上一季度近5%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对于一个准备放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体来说,这一数字远高于平均水平。

在美联储疲软和强劲数据的支撑下,美国股市仍处于乐观状态。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上周五的交易中表现缓慢,但该指数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周,到目前为止,这一年表现良好。今年年初以来,该指数上涨了12%,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了近30%。在可能的政策宽松周期之前,该指数有望创下自197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时至今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价值超过7.5万亿美元。

统计数据也有利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进一步上涨。在过去的12次降息周期中,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上涨了15%。主权债券和公司债券也呈现积极趋势。第二季度出现了两个主要主题:降息和人工智能——两者都有利于股票估值。

在欧洲,股市也创下了创纪录的一周。尽管欧洲奢侈品股越来越令人头疼,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称,他们不会承诺在6月降息之后进一步降息——这现在听起来像是一个证据——斯托克600指数还是上涨了,上周收于500点上方。

在瑞士,瑞士央行出人意料地降息。瑞郎走弱,瑞士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延续了此前一的涨幅。与美国和欧洲股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士股市远低于疫情后的峰值。但考虑到SMI约90%的收入来自海外,瑞郎走软显然有助于瑞士股市从长期的瑞郎强势中恢复过来。就瑞郎而言,还有贬值的空间。美元兑瑞郎测试0.90的上行心理阻力位。这也是2022年至2023年底下跌期间38.2%的斐波那契主要回撤位。

该货币对将进入该水准上方的中期看涨盘整区域,但瑞郎的弱势将受到主要货币的鸽派前景的限制。瑞郎兑欧元汇率平价是最合理的目标,但同样,瑞郎的贬值可能是缓慢而渐进的。

本周,一些欧元区国家将公布最新的通胀数据,但总数据要到下周三才会公布。尽管美联储的决定更加鸽派,欧洲央行的态度更加强硬,但欧元兑美元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美元的强势将受到美联储鸽派言论的限制,欧元兑美元将在1.08附近获得支撑并反弹。

相关文章

鲍威尔“掀翻”全球央行“时间表”!警惕日元面临特别风险

周三(4月17日),外媒报道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正在让世界各地同行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因为美国利率长期走高的前景减少了其他地方宽松政策的空间。 鲍威尔周二暗示,在一系列令人惊讶的高通胀数据之后,美联...

突破后急跌:美元/日元短线布局恐遇高位阻力

周五(3月28日)欧盘时段,美元兑日元汇价在触及近四周高点后明显回落,日内跌幅扩大。东京通胀数据超预期引发日元买盘涌入,而美元面临通胀数据考验,汇价短期走势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 美元兑日元亚盘时段一...

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加元技术前景走势分析

欧盟统计机构周二(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在2023年第四季度趋于稳定。荷兰国际集团(ING)高级经济学家Bert Colij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元区经济正处于由德国推动的“长期疲...

美元兑日元维持上涨趋势,145是关键的技术水平

  美元兑日元接近145日元水平。145日元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数字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心理意义,吸引了大型交易者的关注。成功突破该水平可能预示着持续的上行路径,这可能会增加市场达到147.50日元水平...

澳元/美元延续弱势,欧元/日元从逾两个月低点反弹

  周二(12月3日)欧盘时段,澳元/美元在20均线下方挣扎,趋势信号令人沮丧;欧元/日元在上升趋势线附近找到支撑,随机指数和相对强弱指数看起来超卖,预计看涨...

美GDP引爆市场:黄金飙升10美元,市场转向PCE

周四(6月27日)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年化季率终值为1.4%,与市场预期相符。尽管有机构认为市场应该忽略这些数据,因为它们是第二季度的过时数据,但数据公布后,市场的反应却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