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9月通胀持续下降,英国通胀稳定在6.7%

嘉盛市场分析2年前头条

  周三(10月18日),由于交易员关注企业盈利、中东事态发展以及关键通胀数据,欧洲股市下跌。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市下跌4.60点,跌幅1.02%,报445.16点;

  德国DAX30指数收盘下跌154.64点,跌幅1.01%,报15097.0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下跌88.19点,跌幅1.15%,报7587.02点;

  法国CAC40指数收盘下跌63.71点,跌幅0.91%,报6965.99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盘下跌46.17点,跌幅1.11%,报4106.15点;

  西班牙IBEX35指数收盘下跌88.06点,跌幅0.95%,报9210.44点;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盘下跌219.36点,跌幅0.77%,报28148.00点。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中,矿业股领跌,跌幅2.7%,而石油和天然气股微升0.25%。

  荷兰芯片制造商ASML公布令人失望的盈利报告后,欧洲半导体制造商的股价普遍走低。该公司公布的订单量低于预期,并警告2024年销售额将持平。ASM International、Aixtron和BE Semiconductor的股价下跌1.3%至1.5%,拖累欧洲科技板块下跌0.7%。

  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多资产策略师Anthi Tsouvali表示:“今天,令人失望的半导体业绩将成为新闻的焦点,因为它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行业。总体而言,盈利预期仍然很高,而且他们似乎非常乐观。但如果能源价格继续攀升,这将成为一个问题。”

  中东战争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一系列好坏参半的盈利报告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后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令欧洲股市本周承压。

  数据方面,英国9月份通胀率稳定在6.7%,英国央行继续面临压力,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测为6.6%。

  欧盟统计局周三公布,9月份欧元区年通胀率和欧盟年通胀率分别从8月份的5.2%和5.9%降至4.3%和4.9%。9月份,对欧元区年通胀率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其次是食品、烟酒,贡献了1.7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LVMH、爱马仕和历峰集团等涉足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公司股价上涨0.7%至1.1%,此前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增长快于预期。

  阿迪达斯股价上涨 4.1%,此前这家运动服装公司提高了收入预测并削减了2023年的预期亏损。乐观的前景也使竞争对手彪马的股价上涨3.3%。

  Just Eat Takeaway.com因上调年度核心利润预期而上涨6.7%,而卡车制造商沃尔沃的股价在公布乐观的季度收益后上涨2%。

  工业股是一大拖累,下跌1.1%,瑞士工程集团ABB的股价下跌5.7%,此前这家瑞士工程集团下调了第四季度的预期。

  在媒体报道CVC Capital Partners可能提出收购后,意大利Nexi的股价上涨15.1%。

标签: 通胀欧元

相关文章

10月13日财经早餐:美联储会议纪要压低美元,美元兑日元攀升至24年新高

  北京时间周四(10月13日)亚市早盘,美元指数交投于113.25附近;美元兑日元周三攀升至24年新高,维持在上个月促使日本官员进行干预的水平之上,而英镑在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跌后反弹,因为投资者在思考...

外汇交易提醒:美国三季度GDP上修,美元获逢低买盘支撑

  周五(12月23日)亚洲时段,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04.39附近。周四美元兑大多数主要货币上涨,此前美国数据显示,美国三季度GDP终值上修,劳动力市场强劲,可能使美联储的鹰派态度持续更久...

2025年3月19日今日美元走势分析

2025 年 3 月 19 日,美元走势呈现出以下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 美元指数震荡:3 月 18 日美元指数围绕 103.35 附近震荡,日内最高 103.52,最低 103.18,延续上周五因零...

央行决定引发市场疑虑,美元兑日元有望五连阳,还需关注这一重磅事件

日元兑美元及兑欧元周三(3月20日)持续接近四个月及十六年低点,因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首次实施加息,但央行暗示将暂时保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继续受到压力。 日本央行周二时隔17年来首次加息,但该央...

降息预期巩固债市狂欢,关注周四美债招标需求情况

在全球央行明年可能降息的预期下,全球债券市场近期有望实现两个月来的最大涨幅。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债以及法国和德国的政府债券是推动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在11月和12月上涨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作为全...

欧银下周或降息25个基点,全年宽松幅度恐超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预计将在1月30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今年降息幅度将超过100个基点。虽然降息仍是欧洲央行主导政策,但是否进入刺激模式仍存分歧。随...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